材料的优劣岂在长短前几天看到了一篇文章《筹办军报的请示搁今天需写多少字》,这篇文章其实成文很早,发表时间是2016年3月29日。这个时间很有意思,刚好是军改启动后不久,其中深意不用言明。准确地说,这个请示是一页信纸上的一句话1955年7月22日彭德怀元帅就筹办《解放军报》,给毛主席写了一封请示信,内容是“主席,全军拟办一个统一的报纸,已策划很久,亦经军委多次讨论,妥否,请批示”8月4日,毛主席审阅后批示“同意”,随后,原总政发出关于出版《解放军报》的通知。作者由此展开,把今天的机关材料一阵痛批,并总结归纳了注水文章、虚假文章、包装文章、热点文章、克隆文章经验文章、谄谀文章、官气文章八种类型,无非是说这些材料又长又臭,没有实在管用的东西。作为一名在四级机关工作近20年的老人,我是理解作者的写作心情的,指出的问题在那个时期、在很多单位确实也都不同程度存在。说心里话,对于上述文章,我也很反感,甚至很厌恶,某些时候我也深受其扰、深受其害。至于现在机关材料怎么样了,我不知道,毕竟已经出来好几个年头了。但在和机关人员交流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个共性问题,相当一部分人认为(年轻人居多),一件这么重要的大事,竟然被彭老总一句话就搞定了。用大白话说,就是36个字(含标点符号)就把军报办了看来,今天的机关材料真的是变质了、烂透了,无药可救了,屁大一点事,也要搞上几页纸,这里面我甚至隐约感到一种“宣泄”的情绪。只所以让读者们产生这样的误解,我认为,固然有读者阅读能力低的因素,但更主要的因素在于作者的解析能力弱,论据不准确、论证不清楚,以至于对读者的引导方...
发表评论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