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调研要来了,基层表示压力很大,接待之苦谁人知伟人曾经说过: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次中央提出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这是个好举措,疫情这三年,基层的情况变化了很多,只有下到基层真正的了解了实际情况,才可能出台有利于经济、有利于民生的好政策。但是,作为一个体制内人员来说,对调研是有点犯愁的,为什么呢01接待太费精神了没搞过接待的人可能体会不到这里面的那种感觉,就是那种从你看到调研通知起的那一刻,一直到领导坐上车离开,这一段时间都没得消停。而且,现在本市的领导还好说,大一点的领导来,那必须要搞正规的接待方案,这个东西厉害啊,不仅要的既而且要的细。我觉得例子给大家看:比如一个领导要来了,通知到了,然后就开始要定调研的地点,参加的人员、上级陪同的人员本级陪同的人员,汇报的会场,吃饭的饭店,乘坐的安排全部要做到手册里。而且这些东西全部会变的,不到最后一刻,都在变。最后一个接待手册,大概要分为这么几部分:一是乘车的安排。几点几分去哪里接领导,陪同人员谁,哪几辆车,每个车上坐哪几个人,要是大领导的车,你还要明确谁坐哪个位置。二是行程的安排。几点几分领导出发去调研,谁在现场等,谁在宾馆等,每一个行程要看好时间,如果超了,要在下一个行程缩短时间。要去调研的地方,还要提前准备企业简介,如果是会议的话,所有参会人员都要有,防止领导不知道谁是谁。三是座位的安排。参加座谈的座位,谁是前排谁是后排,要画一张桌子把名字标注上;吃饭的哪个饭店、哪个厅,几张桌子,每个桌子上坐谁,谁坐哪里,全部在手册上标注出来了。总之,一册在手天下我有的那种感觉。...
发表评论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