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材料修改的五大困惑,笔杆子们一定要看改稿,是从事文字工作者的常规性工作之一。个人写理论文章也好,搞文学创作也好,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自己既是起草者也是定稿者。而机关公文就不同了,公文本姓“公”,本质上它是一种共同创作的产品,写什么、怎么写,包括初稿出来以后改什么、怎么改不能完全由执笔者说了算,而要按照领导意见和各方面的意见建议而定。这就有点像当厨师,无论怎么众口难调也必须努力去“调”,直到各方面基本满意为止,所以秘书们常常会觉得改稿有时比写稿还要苦。难怪刘勰《文心雕龙》里边会说“改章难于造篇,易字难于代句”。不过老白这里要谈的,不是改稿之苦,而是改稿之“惑”。惑从何来?从领导那里来。有些领导会自己亲笔改稿,改完即定稿,而且改得相当有水平,我们都从心里喊他“万岁”有些领导自己不改而提出意见叫子们改,只要意见明确、具体而且有道理,改起来也不是太费事。怕只怕出现以下情况:一是角度多变之“惑”。有些领导求新立异意识较强,喜欢讲新话,讲与别人不同的话,所以角度老是变来变去,文章跟着改来改去,弄得一些秘书很难适应。有这样一位领导,每年出席人代会都要把秘书带在身边,为他起草代表团在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的发言稿。秘书写好一份,他觉得不行,要求变个角度重写;秘书又写好一份,他本来觉得可以了,但过了一小时还是觉得不行,要求再变个角度重写。就这样,秘书干了个通宵,好不容易把第三稿写出来,领导也基本满意了。可是第二天到了会上,他又不抢先发言,坐在那儿静静地听,等到他要发言时,发现他所选的角度被前面发言的人用过了,他...
发表评论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