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提炼的工序工艺——以一篇领导讲话稿的修改为例机关文稿写作,讲究观点立文,所谓“观点若好,文成大半”。问题是,好的观点从哪里来呢?当然不会从天上掉下来,也不能全部从书上抄过来、从别人那里拿过来,应当主要靠作者自己想出来。想出来,也不是凭空想象,靠拍脑袋就能拍出来,而是要有所本、有所依。从材料中、事实中提炼,是产生观点的基本方法。这就引出了一个新的问题——我们该如何提炼观点呢?所谓“提炼”,顾名思义,就是“提取+淬炼(锤炼)”。唐代诗人白居易在其著作《金针诗格》中指出:诗有四炼——一曰炼句。二曰炼字。三曰炼意。四曰炼格炼句不如炼字;炼字不如炼意;炼意不如炼格。我借鉴这一观点,结合自己的写作经验,总结了一套操作性比较强的观点提炼工序和工艺,命名为“三提三炼法”这里,试以新近修改的一篇领导讲话稿为例,谈一谈如何具体运用。第一步:从写作意图中提“神”炼“旨”,用一句话概括出主题思想这里所说的“神”,就是思想;所谓“旨”,就是写作的主题、文章的主旨。材料界有一句行话——“主题不存,文章无魂;主题突出文稿有神”。写文章,最基本也最重要的是选题立意,就是把主题思想找出来,用文字把它立起来。所谓“立起来”,就是有合适的内容作支撑,经得起推敲,让读者信服。新媒体“真实故事计划”创始人、前《南方周末》资深记者雷磊认为,“故事是在一个句子上长出来的,这样一个句子,决定了你书写的内涵和边界。”实际上,不仅故事是在一个句子上长出来的,任何一篇文章都是如此。这个句子,就是文章的中心句、主旨句,常常用作大标题,是主题思想的凝练表达。在一...
发表评论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