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单位缺写材料的吗?其实,缺的不止这些编者按:希望让深度研究工作成为单位的一种风气,个人的一种修行。01从网上一些信息及读友的留言中感受到:一些体制内单位严重缺乏写材料的。其实,这只是一种表象。究其根本,从个人微观看,主要是缺乏骨子里愿意深度研究工作的决心,行动上愿意花精力广泛调度调研、深度掌握上情下情内情外情的执着,执笔时愿意熬心血根据不同情况进行提炼、比较、集大成呈现的钻劲。从单位宏观看,主要是缺乏支持深度思考的激励手段,缺乏深度思考的氛围和价值追求。谁愿写能写就统统让其写谁愿写不能写、能写不愿写或不愿写不能写就放任自流,存在着严重的“年轻人”依赖症、“骨干”依赖症、“政研室”依赖症、“办公室”依赖症、”文字综合“依赖症。从管理上看,这是典型的“鞭打快牛”式管理。久而久之,原本愿写能写的,战线越拉越长,既是急难险重任务的先锋,又是杂七杂八任务的清道夫,随着体力脑力精力心力透支和草料的缺失,逐渐转化为能写不愿写;原本愿写不能写的,随着时间推移,因缺乏指导,工作激情式微,越来越畏写怕写,越来越边缘化;原本能写不愿写的,优哉游哉,彻底没了再拿起笔的勇气和动力;原本不愿写不能写的,乐于跑跑颠颠中坐等退休。02写和干从来都不是对立的。谁也不比谁更优越,更辛苦。很多时候,是没有可比性的。但写和干又各自可分为若干等级。写材料的,可粗分为写的特别好的,写的一般好的,写的不太好的。干业务的,也可粗分为干的特别好的,干的一般好的,干的不太好的。但凡写材料写的特别好的,肯定是对业务进行了深度研究去干业务也基本能够干的好。同样,干业...
发表评论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