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格子的苦与乐爬格子爬格子,一个“爬”字,形象地道出了其中的艰辛谢亦森先生写的这段顺口溜,我认为是最精到的刻画:一叠稿纸桌上摆,弯腰曲背爬呀爬爬呀爬——字是脚印密密摆,句似长路步步夸,句句字字皆心血,好比上坡爬山崖;爬呀爬——咬碎笔帽捻断须,尝遍酸甜苦又辣,顾不得眼角起皱纹,顾不得青丝变白发;爬呀爬爬呀爬抽了多少烟,喝了多少茶,流了多少汗,熬了多少夜,顾了公家忘“小家”,怎不气坏了孩子妈这些看似有点调侃的话,道出的都是真情实感。爬格子的人,被尊称为“秀才”“笔杆子”,表面看很受尊敬,很风光。但实际上,机关的笔杆子可真是个苦差事、累差事业内戏称“四水干部”:喝墨水、费脑水、流汗水、尿黄水(上火)。说爬格子苦,首先它是艰苦的脑力劳动。我在宣传部门和组织部门都干过,无论是宣传部门的新闻报道,还是组织部门的内部材料,都是创造性的劳动。要步入笔下生花的境界,有文字功底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要有思想。笔杆子的“思想”,不是凭空就有的,需要平时多调研、常积累、勤思考。所以爬格子人的大脑,一天到晚都没有闲着的时候。每当任务下达,犹如一块沉甸甸的石头压在了心上,走路的时候在想,吃饭的时候在想,连睡觉的时候也在想。半夜时分突然有了灵感,再困再累也得爬起来记在纸上,生怕一觉醒来忘了。爬格子之苦在八小时之外,没有吃苦耐劳、加班加点、连续作战的精神,是很难坚持的。时下对于加班加点写材料推材料,似乎有一些不同的看法,我个人认为,“梅花香自苦寒来”,不磨砺不成熟,不加班不成才。真正有作为的“笔杆子”都要经历吃苦过程,从接受任务那一刻起,就会...
发表评论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