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于“攒素材” 善于“攒线索”

勤于“攒素材”  善于“攒线索”_第1页
勤于“攒素材”  善于“攒线索”_第2页
勤于“攒素材”善于“攒线索”近日读书,进一步了解到很多文学家都有注重积累、善于积累写作资料的好习惯。比如,唐代大诗人白居易为了积累诗作素材,准备了许多陶罐,并分门别类贴上标签,存放在一个7层的木架上。平时,他收集到资料,就放到对应的陶罐里,一个罐子装满了,就另取一个新罐。等资料积累到足以支撑写作时,就把陶罐清空、完成作品,然后开始新一轮的资料收集。据说,一共75卷、收有3800多首诗的《白氏长庆集》就是这样写成的。从古到今,采用类似做法的名家还有很多。又如,唐代诗人李贺、宋代诗人梅尧臣都习惯于用布袋存稿子;元末明初的文学家、史学家陶宗仪用树叶做笔记,留下了积叶成书的佳话;清代诗人、文学家龚自珍用竹簏(注:用竹片编成的箱子)来存储自己的诗作,写成了《已亥杂诗》315首;现代作家、文学研究家钱钟书用麻袋装读书笔记,其洋洋百万言的学术巨著《管锥编》,主要的资料来源就是他攒下的5大麻袋笔记。文学无国界。在写作资料的积累上,外国的作家和中国的作家也有同样的习惯。再如,俄国文学家果戈理有一本厚达490页的大型记事本,名为“万宝全书”,那可比“百宝箱”厉害得多;俄国作家托尔斯泰十分重视写“观察笔记”,契诃夫则习惯于用卡片做走访笔记在我看来,写作资料的积累,最基本也最重要的有两类:一类可以称为“攒素材”;另一类可以称为“攒线索”。所谓“素材”,按照《现代汉语词典》里的解释,指的是“文学、艺术的原始材料,就是未经总括和提炼的实际生活现象”。这个定义,外延偏窄,属于狭义的概念。从广义来看,素材就是为写作而收集的资料;在机关文稿中,是构成材料的...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发表评论取消回复

参与评论可获取积分奖励  
洞见文库+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洞见文库专业提供各类研报范文等文档资料下载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