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材料用典心治则百节皆安,心扰则百节皆乱写材料用典例文实现善治需要标本兼治,多措并举。就君王而言,“主者国之心也。心治则百节皆安,心扰则百节皆乱”。就德育而言,“民不知礼义,法弗能正也;非崇善废丑,不向礼义”。就执法而言,“不知礼义,不可以行法。法能杀不孝者,而不能使为孔、曾之行;法能刑窃盗者,而不能使人为伯夷之廉”。就群臣而言,要做到“心欲小而志欲大,智欲圆而行欲方,能欲多而事欲鲜”。明君、良法、善制、仁义、贤臣,得而兼之、相得益彰,则“四夷九州服也”。(解放军报《从“不敢欺”到“不忍欺”》)典故出自汉代刘安《淮南子·缪称训》,主者,国之心,心治则百节皆安,心扰则百节皆乱。故其心治者,支体相遗也;其国治者,君臣相忘也。释义意思是,君主是国家的心脏,心脏健全正常,全身的脉络就畅通安康,心脏功能紊乱,全身的血脉也随之紊乱赏析明代朱熹曾说:心大则百物皆通,心小则百物皆病。心胸宽广,看什么都能看开;心胸狭窄,看什么都不顺眼毛泽东同志在诗中写道:“管却自家身与心,胸中日月常新美。”一个人最难战胜的对手是自己。正如鲁迅先生所说:“改造自己,总比禁止别人来得难。”当年,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在自己的上衣缝了两个口袋,一个口袋放公款一个口袋放私款。有一次他去募捐,装私款的口袋被偷了装公款的口袋分文没动。他完全可以把募捐来的钱拿出来先垫买车票,回到学校后再补上。可他硬是从十几里外步行回校。一名领导干部如果公私分明到这种程度,自然不会出现“温水煮青蛙”现象,说话办事自然令人信服。能否管住自己,体现在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上,体现在慎...
发表评论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