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材料用典】涓流不止,溪壑成灾

【写材料用典】涓流不止,溪壑成灾_第1页
【写材料用典】涓流不止,溪壑成灾_第2页
写材料用典写材料用典涓流不止,溪壑成灾例文“涓流不止,溪壑成灾。”任何事物都有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在小问题刚萌芽时,就要通过小节的表象洞察到大害的后果,从而“见微知著”,在刚开始时就有所防备防止积重难返、达到不可收拾的境地。(中国纪检监察报《敬小慎微》)典故出自唐代陆贽,贿道一开,辗转滋甚;鞋靴不足,必及衣裘;车舆不足,必及金璧;涓流不止,溪壑成灾。释义意思是,细微的小水流不及时堵塞,不断汇入江河,将泛滥成灾。比喻如果不能遏制自己的小欲望,就可能导致欲壑难填。赏析不矜细行,终累大德,防止贪贿,就要防微杜渐,从戒小私开始。戒私用公,只有从不贪小利,力戒小私做起时刻保持对公权、公物的敬畏,对小贪小占的警惕,方能严守公私底线,筑牢思想堤坝,才能不让“管涌”隐患发展成“决堤”大祸。《淮南子》中说:“圣人敬小慎微,动不失时。”翻阅历史上那些以清廉著称的官员,无不是在小事小节上防微杜渐,谨言慎行。比如,羊续悬鱼、山涛悬丝、苏琼悬瓜、周新悬鹅的拒礼佳话,“一钱太守”刘宠、“二不尚书”范景文、“三汤道台”汤斌、“四知先生”杨震、“五代清郎”袁聿修的嘉德懿行,都让人领略到“慎微”二字在成风化人上的魅力和效用。新时代党员干部要牢记,只有克己奉公、戒贪立公,才能坦荡做人干净做事,不为利诱而动心;才能出于公心、谨慎用权,不以公权而谋私;才能树好形象、干好事业,不因私欲而自毁。用法主要适用于党风廉政党课报告、警示教育讲话,侧重强调公私分明、廉洁自律,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划清公与私的界线,防微杜渐,警钟长鸣,保护洁身自好的良好形象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发表评论取消回复

参与评论可获取积分奖励  
洞见文库+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洞见文库专业提供各类研报范文等文档资料下载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