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材料用典道德当身,故不以物惑写材料用典例文积善成德,明德惟馨。“与人为善”“上善若水”中华民族是重视道德、崇尚修德的民族,历来强调“道德当身,故不以物惑”。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特别是思想道德建设,对加强立德树人、以文化人等各项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推动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在新时代展现新气象、取得新成就。(人民日报《传播真善美传递正能量》)典故出自春秋管仲《管子·戒》,是故圣人上德而下功,尊道而贱物。道德当身故不以物惑。是故,身在草茅之中,而无慑意,南面听天下,而无骄色。释义意思是,如果自己道德高尚,就不会被外界不正的东西所迷惑。赏析百行德为首,百业德为先。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尚德传统的民族,历来讲究“道德当身,不以物惑”,历来对缺失道德者持不齿的态度。“政者,正也。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身先士卒、以身作则才能施不言之教,对百姓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务必把加强道德修养作为重要的人生必修课,自觉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丰富的道德营养和道德力量。“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官德是构成领导干部道德的要素,从属于领导干部道德范畴,其核心是党性。做官先做人,做人先立德。尽管好德之人不一定能做个好官,但做一个好官必须崇德修身。党政领导干部的品德与党性是相互联系的,品德不好,党性难强。强调“最重要的是政治品德要过得硬”,并不意味着其他方面的修养可有可无。领导干部除了党性这个核心大德之外,还包括遵...
发表评论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