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门写稿”的正确姿势

“开门写稿”的正确姿势_第1页
“开门写稿”的正确姿势_第2页
“开门写稿”的正确姿势对于很多起草者来说,常见的状态下,遇到一个题目,特别是不太熟悉的题材时,往往正襟危坐,如临大敌,绞尽脑汁,琢磨用什么样的词汇啊,怎么开头啊,写几个内容啊,等等。长时间徘徊在稿子的外头,不能很快进入“角色”。我们把这种情况叫作“不会开门”或者“打不开门”。写作的心理状态,反映的其实是思维方式问题。这种只从文字着眼,而不着重于研究客观事物的写作状态,其实是一种不正确的写作思维方式。文稿表面上是文字组成的,本质则是对事物认识的结果,或者说是对事物认识的文字反映。起草文稿,首先要研究“事”,而不要先研究“字”,先研究“字”,容易陷入误区和僵局。研究“事”,可谓“研究者”;研究“字”可谓“文字匠”。起草讲话稿,首先要求我们是“研究者”,然后才是“文字匠”。文稿特别是讲话稿,顾名思义是“讲话”,而不是讲“字”。讲话就是说话,就是用“话”来分析、研究、部署工作,提出对工作的要求。而这些“话”则是起草者和领导对事物及其规律的认识,而这种认识是通过研究“事”得出的,然后用文字表达出来,这就是讲话稿。那么,要研究哪些事呢?一是研究上面的事,主要是上级的文件、会议材料、领导讲话等。要通过对这些材料细心研读,从中深刻领悟、准确把握上级的精神,看有哪些新政策、新观点、新要求、新提法,便于在起草中有所遵循有所借鉴、有所吸收和有所体现。二是研究外面的事,外部形势,发展趋势、动态、最新观点,好的经验、做法和政策举措等。三是研究下面的事,下属单位有哪些值得总结提炼的好经验、好做法,哪些问题具有普遍性,指导工作如何具有针对...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发表评论取消回复

参与评论可获取积分奖励  
洞见文库+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洞见文库专业提供各类研报范文等文档资料下载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