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利用函数证明数列不等式

18  利用函数证明数列不等式_第1页
18  利用函数证明数列不等式_第2页
18  利用函数证明数列不等式_第3页
微专题18利用函数证明数列不等式利用函数证明不等式是在高考导数题中比较考验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一方面以函数为背景让学生探寻函数的性质,另一方面体现数列是特殊的函数,进而利用恒成立的不等式将没有规律的数列放缩为为有具体特征的数列,可谓一题多考,巧妙地将函数,数列,不等式连接在一起,也是近年来高考的热门题型。一、基础知识:1、考察类型:(1)利用放缩通项公式解决数列求和中的不等问题(2)利用递推公式处理通项公式中的不等问题2、恒成立不等式的(1)函数的最值:在前面的章节中我们提到过最值的一个作用就是提供恒成立的不等式。(2)恒成立问题的求解:此类题目往往会在前几问中进行铺垫,暗示数列放缩的方向。其中,有关恒成立问题的求解,参数范围内的值均可提供恒成立不等式3、常见恒成立不等式:(1)对数→多项式(2)指数→多项式4、关于前项和的放缩问题:求数列前项公式往往要通过数列的通项公式来解决,高中阶段求和的方法有以下几种:(1)倒序相加:通项公式具备第项与第项的和为常数的特点(2)错位相减:通项公式为“等差等比”的形式(例如,求和可用错位相减)(3)等比数列求和公式(4)裂项相消:通项公式可裂为两项作差的形式,且裂开的某项能够与后面项裂开的某项进行相消。注:在放缩法处理数列求和不等式时,放缩为等比数列和能够裂项相消的数列的情况比较多见,故优先考虑。5、大体思路:对于数列求和不等式,要谨记“求和看通项”,从通项公式入手,结合不等号方向考虑放缩成可求和的通项公式。6、在放缩时要注意前几问的铺垫与提示,尤其是关于恒成立问题与最值问题所带来的恒...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发表评论取消回复

参与评论可获取积分奖励  
悟空文库+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悟空文库-海量文档资源下载,专业/极致/认真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