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7牛顿第二定律两类动力学问题(限时:45min)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受到力的作用时,力克服了物体的惯性,使其产生了加速度B.人走在松软土地上下陷时具有向下的加速度,说明人对地面的压力大于地面对人的支持力C.物理公式既能确定物理量之间的数量关系,又能确定物理量间的单位关系D.对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物体施加一个水平力,当力刚作用的瞬间,加速度为零【答案】C【解析】: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力能使物体产生加速度,但不能说力克服了物体的惯性,A错误。根据牛顿第三定律,两个物体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等大反向的,B错误。物理公式不仅能确定物理量之间的数量关系,也能确定单位关系,C正确。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合外力与加速度是瞬时对应关系,D错误。2.(多选)如图甲所示,物体在水平恒力F作用下沿粗糙水平地面由静止开始运动,在t=1s时刻撤去恒力F,物体运动的vt图像如图乙所示。重力加速度g取10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在3s内的位移x=3mB.恒力F与摩擦力f大小之比为F∶f=3∶1C.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3D.在撤去F前后两个阶段的平均速度大小之比为1∶2=2∶1【答案】BC【解析】:在速度—时间图像中图线与时间轴所围成的面积等于位移的大小,3s内物体的位移大小应为9m,A错误。撤去力F后,物体受摩擦力作用而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3m/s2,而a2=μg,得μ=0.3,C正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等于初、末速度和的一半,故撤去F前后两个阶段的平均速度相同,D错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F-f=ma1,f=ma2,又由题图乙可知a1=6m/s2,a2=3...
发表评论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