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梧州市2023届高三第一次模拟测试语文试题(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的黑色字迹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学号、考号填写清楚,并贴好条形码。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请用直径0.5毫米的黑色字迹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答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只交回答题卡。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从诗的体裁看,原有“齐言”“杂言”的区别,“齐言”一直占着优势,四言→五言→七言,是先秦至唐,中国诗型变化的主要方向。词的勃兴,即从最表面的形式来看,也是一桩有意义的事情,词亦有齐言,却以杂言为主,故一名“长短句”。它打破了历代诗与乐的传统形式,从整齐的句法中解放出来,从此五、七言不能“独霸”了。这变革绝非偶然,大约有三种因由:第一,随着语言的发展而不得不变。即以诗的正格“吝言”而论,由四而五而七,已逐渐地延长;这显明地为了适应语言(包括词汇)的变化,而不得不如此,诗的长度,似乎七言便到了一个极限,如八言便容易分为四言两句;九言则分为“四,五”或“五,四”。这样的长度,在一般用文言的情况下,虽差不多了,如多用近代口语当然不够,即参杂用之,恐怕也还是不够的。长短句的特点,不仅参差;从长度而论,也冲破了七言的限制,有了很自然的八、九、十言及以上的句子。这个延长的倾向当然并没有停止,到了元曲便有像《西厢记.秋暮离怀.叨叨令》那样十七字的有名长句了...
发表评论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