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ble_Title1]“出海”浮沉三十年:日本农林中金银行大额预亏探究[Table_summary1]■2024年6月18日,日本第五大银行农林中央金库(下称“农林中金”)宣布,由于误判了美欧利率走势,将在2025年3月前止损卖出合计价值约¥10万亿($630亿)的美国国债及欧洲主权债务,预计2024财年(2024年4月至2025年3月)亏损额将达到¥1.5万亿,接近其过去十年盈利总和(¥1.7万亿)。■农林中金是日本农业国家级金融机构,2023年资产规模¥99.8万亿,在日本银行业排名第五。1990年代日本经济泡沫破灭后,农林中金彻底退出了房地产业务,经营发展呈现出三大鲜明特征。一是负债来源稳定但成本高企。二是资产结构特殊,投资大于信贷。三是海外投资超过国内投资,海外占比高于七成。此次预亏事件,既是日本银行业过去30年发展历程的缩影,又反映出其独特的业务结构所造成的经营影响,值得深入探究。从宏观上看,1990年代经济泡沫破灭后,日本银行业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首先是财政主导时期(1996-2011)。日本私人部门去杠杆,公共部门加杠杆,日本银行业大幅增持日本国债。“拥抱债券、积极出海”成为农林中金的战略选择,信贷资产占比“腰斩”,海外债券投资驱动证券资产占比近乎翻番。■之后是货币主导时期(2012-2021)。随着日央行宽松不断加码,日本收益率曲线中枢大幅下行,形态极致平坦化。日央行亲自下场大规模购债,使得日本银行业债券投资规模收缩1/3,占比“腰斩”,囤积了大量准备金。超低利率环境下,农林中金存款利率高企、信贷收益低企的不足被显著放大,存贷利差持续倒挂,不得不进一步“投资出海”以求增厚收益。■最近...
发表评论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