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旧框架”新演绎,债市为何脱锚?“五碗面”新演绎,供需不平衡到供需新平衡——1、基本面(定价在价):脱敏—低波,或源于经济的“价跌量增”;2、政策面(定价度低):新平衡—当前政策主要聚焦于高质量发展的立与破,平衡特性对债市影响有限;3、资金面(定价度低):长短端倒挂—短端受海外通胀及海外货币政策、汇率等因素影响交易现实(低波),长端持续交易宽松预期(存款-政策利率-贷款);4、供需面(定价度高):定价核心因素—供需不平衡到再平衡,关注二三季度政府债放量对供需关系的冲击影响;5、情绪面(定价度高):定价核心因素—需求端配置盘及交易盘共舞,交易盘易带节奏,机构行为“羊群效应”,债市更易受情绪面影响,核心资产30年国债拥挤助力本轮行情演绎。二、策略荒、供给慌,高息资产何去何从1、利率债:Q1债市“开门红”,超长久期策略热度高。2024年以来债市表现为“开门红”,机构欠配下呈现持续下行走势,Q1以来超长端久期策略热度较高,长端及超长端利率大幅下行,预计下一阶段利率上行调整空间或有限,供给推迟下利率债长端超长端或延续债牛行情。2、城投债:向长久期低评级要收益,重点省份领跑行情。各品种城投债收益率虽普遍下行,但中长端和低评级的表现明显优于短端高评级品种。分区域来看,投资者下沉至重点省份增厚收益,贵州信用利差下行幅度最大。在一揽子化债政策的推动下,弱资质城投新增发行受阻借新还旧通畅,资产荒格局短期内恐难改善。3、二永债:化债热潮带动利差收窄,资本新规引发“季末波动”。3月28日至今二永调整行情暂止,利差持续收窄。4、长久期信用债:3月债市调整期...
发表评论取消回复